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讨及申报筹备会召开
当前位置>创新联盟发布时间:2018-09-04 10:05:04
2018年7月6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等重点专项申报指南(国科发资【2018】72号),其中第10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中,4.3.1“中药饮片质量识别关键技术研究”、4.3.2“中药饮片智能化生产模式的建立”及4.3.3“特色炮制方法的工艺与设备现代化研究”等,对继承与创新中药设备,利用现代化科技,加强中药生产加工设备研发创新,提出了科学的目标,将加快和提升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为了按时、顺利完成申报任务,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制药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南京海昌中药集团、江苏南京中医健康产业研究院组织的,包括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兰州大学浙江林业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9所大学及康美药业、九芝堂公司、南京海昌中药集团、海善药机公司、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等14家中药、药机生产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参加的“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讨及申报筹备会”2018年8月1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汉中门校区召开。
会议由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狄留庆主持。南京海昌中药集团董事长(原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蔡宝昌先生首先致辞,他对大家冒着38度的酷暑参加会议表示欢迎,同时强调了此次专项申报工作对我国中药和中药装备研发生产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希望大家根据自己学校和公司的特点,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为推进我国中药事业发展尽力。
国家制药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石青女士在致辞时指出,她是制药战线一名老兵,一直战斗在第一线。这次来参加会议的高校、公司都是在中医药研究和中药、中药设备生产中具有专业特长和丰富经验的单位。目前,中药饮片常规炮制技术水平和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是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通过这次专项的实施,将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从生产技术、设备等方面变革目前生产模式,实现中药生产的智能化、现代化,推进中药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同时要吸取以往申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联系实际,做到高校和企业密切配合,提出的目标实事求是,并要在国家规定时期内可以实现;饮片关系到中药质量发展,是产业的致命问题,现在国家重视程度也是空前的,如能顺利完成此专项,我国中药质量将上一个大台阶。
联盟秘书长张炳勋在会上向大家介绍了联盟的工作情况、国务院两位副总理对制药装备行业工作的两次批示及2017年联盟组织申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时遇到的问题,提请大家在今年的申报工作中加以注意。
浙江大学刘雪松教授在发言时指出,大家要协同一致,一切从大局出发,搞好校企合作,分别有侧重点从4.3.2和4.3.3两个问题着手,组成两个课题组,发挥各校、企的特色,各自独立又相互支持,共同搞好申报工作。
与会代表逐一介绍了各自单位的特长和技术特色,根据各自特点组成了申报“4.3.2和4.3.3”两个小组,分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最终拿出了基本的申报意见,会后大家将继续分组在网上深入研究探讨,按期拿出申报方案来。
蔡宝昌先生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起的目标,希望大家会后仍围绕“4.3.2和4.3.3”,认真分析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申报方案。争取在8月6日前拿出初步意见和方案,择期再召开一次会议,最终结果将在会议后决定上报。
蔡宝昌先生对大家的认真工作表示感谢!
版权所有 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使用
Copyright © 2016 CAP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3718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