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行“一带一路” 助力中越制药装备产业合作可持续发展
当前位置>新闻发布时间:2019-12-01 17:15:38
撰稿:黄勇、蔡志峰
跟随“一带一路”,与时代同行。
2019年9月,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 药机协会)国际部组织“越南制药装备市场考察团”,在陈沪生秘书长的带领下,赴越南中南部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访问。
作为协会响应习主席“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制药装备产业合作的一次具体举措,考察团此次出访目的明确,深入了解越南制药产业需求,帮助更多中国制药装备企业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南进,开拓和深耕越南及东南亚市场。
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重庆等地9家协会理事单位的代表们,数天连续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越南制药工厂,与工厂高管、技术人员以及行业伙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期间还专程参观了越南医药与医疗器械展(秋季),近距离观察了越南医药行业的现状,掌握最新动态。药机协会作为中国制药装备的产业平台,不遗余力推介“中国制造”,宣传协会及展会,此行与越南制药行业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为服务中国制药装备企业走出去提供强劲动力。
考察团搭乘的航班在傍晚抵达越南中南部城市芽庄。
芽庄位于越南海岸线最东端的地方,拥有越南最美的海滩,往南是冷战时期闻名遐迩的“金兰湾“军港,往北有全越知名的制药公司。
在考察团下榻的酒店,陈秘书长的老朋友,上药集团越南代表处的首席代表符小红女士特地从600公里外的胡志明市赶来与团员们回合。符女士出身越南“红二代”,药剂专业科班毕业,是拥有40年工作经验的越南本土医药人,称得上见证越南制药产业从无到有的活字典,她给我们带来了越南医药市场的第一手资料。
越南是亚洲增长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2020年能达到100亿美元。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越南近一亿的人口,正以非常快的速度进入老龄化阶段。肺癌、肝癌、结核病、艾滋病毒、呼吸道、脑血管和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上升,对仿制药和专利药的需求很高。
越南的制药公司主要通过从其他国家进口原材料来生产仿制药。在治疗药物方面,大部分需求是治疗糖尿病、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
1996年越南在卫生部下属设立了药品管理局(DVA)专门负责国家药品管理。越南卫生部在1997年起草了第一部“药品法”,经过十年的反复商榷和讨论,最终在2005年定稿,设立了制药部门法规;在2016年6月,再次发布了 “药品法”2.0新版。新法案的目的就是为了支持基本药物、社会疾病常见药物、疫苗等生产,鼓励新药的研发和生产,开发药材来源和养殖区,保护稀有地方性药用物种和品种。
2007年,越南加入WTO,为融入国际制药市场,从2007年开始,越南国内要求制药公司通过GMP-ASEAN东盟标准,随后达到WHO-GMP、PIC/S和EU-GMP等国际标准。
据悉当前越南成规模的制药公司约170余家,其中分布在越南北部70余家(主要在河内),中部20余家,南部80余家(主要在胡志明市)。药机协会国际部精心挑选,最后推荐了代表越南制药工业现状,越外合资与本地私企,西医仿制药与东医成药,规模与技术水平居于高、中、普通三个层次的制药厂供考察团此行参观访问。
考察团的第一站是位于芽庄以北120公里,绥和地区的富燕制药公司(Pymepharco JSC)。
富燕是越德合资企业,也是越南胡志明证券交易所(VN INDEX)的上市公司,在越南制药公司排名中以销售收入第二位,摘得利润额头把交椅,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领头羊。
富燕的张进力副总经理,以及被大家亲切称为Uncle Tuy的总工程师高规格接待了考察团一行,工厂的工艺、生产、设备、质量相关负责主管也都悉数参加了主宾双方的交流会。陈秘书长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亲自推介中国制药装备协会,盛情邀请富燕贵宾于11月份来重庆参观第58届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CIPM),会上全体考察团成员一一做了各自公司及产品介绍。
张副总以精美详实的 PPT介绍了富燕的成长历程:富燕成立于1989年,以药品医疗设备代理销售起家;2003建厂,开始了片剂、胶囊剂、小袋颗粒等口服制剂药品的生产;2008年建设冻干无菌车间,生产β-内酰胺抗生素药品;2012年与德国STADA合资,2013年头孢胶囊剂产品取得了EU-GMP认证,从而打开了欧洲市场的大门。目前该公司各类仿制药多达500个品种,各剂型年产量高达21.2亿件,药品主要供应东南亚市场,部分出口欧洲。
工厂完善的BMS/MES管理系统,操流利英语的骨干员工,高大雄伟的办公大楼,整洁明亮的生产车间,绿树成荫的厂区,错落有致的喷泉,处处代表了富燕在越南制药领域的“高帅富”地位。
总工Tuy带领大家参观了工厂老厂的固体制剂以及冻干车间。从参观走道的观察窗里,不少团员兴奋地认领自家公司的产品,譬如天祥健台的压片机、上海江南的泡罩设备、上海远东和针剂设备,还有朗脉、小伦和飞云等未参加此行考察的其他协会理事单位的设备与设施…。看到中国的制药装备在为越南首屈一指的药厂服现役,大家脸上洋溢着骄傲。
Tuy接下来带我们参观了即将投产的二期新建厂房,产品为非β-内酰胺抗生素的口服固体制剂,全部生产及配套设施都已经安装调试完毕,正在EU-GMP认证中。意外的是,在二期新车间里,“中国制造”设备比例降低了,部分关键工艺设备转而采用了欧美和日本的产品,如Glatt的干燥制粒机,日本HAD压片机等。“中国制造”尽管陪伴支撑了富燕的创业发展期,待到富燕更上一层楼后,却落单给了价格高昂的“欧美日制造”。 门不当户不对的原因是什么?Tuy一语道破:尽管中国产设备性价比不错,也在持续进步中,但工艺设计不精细、软件以及文件体系薄弱,不能满足客户对高可靠性,更高标准GMP认证的需求。“举个例子,一台设备的人机界面有一个操作屏幕就足够了,但是某些设备配套两个操作屏,表面上更炫,但不便于生产信息的采集、跟踪和审计,也不符合EU-GMP的规定”,“中国药机企业习惯将软件开发转包给第三方,导致设备的软件在与硬件在工艺上不能很好契合,难以根据用户要求及时改进。”,“中国药机企业的DQ\IQ\OQ\ FAT等文件制作草率,文件中张冠李戴的错误很多,难以通过EU-GMP审计认证” … 。
Tuy的评价,对我们来说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 长期以来,中国药机企业对设备核心工艺的开发创新不够,存在堆砌硬件、忽视软件的普遍现象,GMP验证文件将就马虎。我们必须找差距,抓改进,才能时俱进。
告别富燕,怀着既喜且忧、百感交集的心情,考察团一行马不停蹄,乘大巴3小时赶至150公里外的金兰国际机场,搭晚班飞机去南部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人口1200万,是越南第一大城市,工商业发达,与芽庄的宁静休闲氛围迥然不同。市区法式老建筑,现代化高楼大厦,与低矮棚屋间立。上下班高峰时的摩托车洪流滚滚,让人瞠目结舌。路口很少见到交通信号灯,骑手们凭着技术、经验和胆识疾驶、避让和超越,空气中散播着浓浓的尾气味道。街道两旁,是林林总总的各色小店铺,有五金店、榴莲水果铺、超市,更多的还是咖啡馆和餐厅。路人熙熙攘攘,有西服职业装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有或素雅或鲜艳的逛街奥黛美女,有着短裤汲拖鞋的市井游民。现代与传统,就如同越南的西医与东医,和谐共存。
越南人民一直有用中医药的传统,越南独立后,胡志明倡导中西医结合,这个政策至今未变。越南也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医学,与中医合称“东医”,是相对于西医而言的。越南产药材称“南药”,从中国进口的药材称“北药”,“北药”用量约为“南药”的4倍。从中国进口的中成药也超过越南生产的成药。越南的南药、北药、中成药、越南成药年销售额接近医药品总销售额的30%,这个比例与中国相同。越南绝大多数医院都同时设有西医、中医。越南的西医大都相信中医,几乎没有中西医之争。
接下来考察团按计划先访问了位于胡志明市东南经济开发区的安天制药厂(AN THIEN)。
安天算是比较典型的越南中等规模药厂,拥有注册产品近200多种,既有西医仿制药,也有越南成药生产线,覆盖了片/胶囊/丸剂等口服固体制剂,以及水针、冻干无菌制剂。阮忠孝厂长接待了考察团一行,并带领我们参观了工厂及生产车间,厂区不大但整洁有序。该厂于2015年通过WHO-GMP认证,2016年正式投产。阮厂长及团队对中国很多药机企业及品牌都熟悉,因为除了固体制剂的压片机与铝塑泡罩机是印度和越南本地提供的,工厂其他生产设备基本是清一色的“中国制造”。阮厂长笑称,这次总算见到所用设备的“老板”了,双方虽是初次见面,平添了很多亲近感。
在交流会上,考察团团员们都争先恐后介绍了自家产品,尤其是新特点、新功能,其热烈度简直是要安天在对设备进行升级换代时,非“中国制造”莫属啊。
考察团的第三个目标,是位于胡志明市西南隆安省的万春制药(VAN XUAN)。
万春是纯粹的越南成药厂,有100多名员工的小规模私企。药厂老板同时也是创始人潘文显先生,携阮总工热情接待了考察团。刚落座,潘总先为我们每人倒上一杯热茶,看着明黄的汤色,以为是菊花茶,喝到嘴里却苦的厉害,原来是黄连茶。好在苦尽甘来,慢慢回溯在舌尖的还是清凉和微甘。潘总笑着说,大热天的,你们远道而来,先给中国客人上杯茶消暑,这也是万春的看家产品之一了。看来在这个与中国山水相连的邻国,很多生活习惯都与中国相似,看中医、喝中药、泡药酒、饮凉茶是当地百姓治病强身和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
潘总为人亲切,不但唠在美国读书的儿女家常,更多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该厂是在90年代越南改革开放后,从集体生产小组改制成为私有化公司的。产品既有心脑血管越南成药,也有清热解毒、去油解酒的保健品,涵盖了冲剂、片剂、胶囊剂等。
随后考察团参观了生产车间,发现萃取、干燥、压片设备等几乎全是中国制造。不过跟中国国内的中成药药厂比,万春的制药装备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一是设备陈旧,生产效率低,能耗高,二是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非常低,部分干燥工艺竟然采用人工晾晒的方式,后段包装的贴标、装盒等皆靠人工完成。尽管如此,万春的还是通过了WHO-GMP认证,产品在本地的销路非常好。可见越南民众对中成药接受度高,需求旺盛。
在交流会上,潘总透露了工厂的膏霜剂新项目计划,更有价值的信息是,从今年7月1日起,越南的保健品生产与药品一样,都必须通过GMP认证。
阮总工对温州亚光的MVR干燥设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急切地探讨机械热压式与传统多效式蒸发干燥的技术对比细节,看来越南药企开始重视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看到万春的丸剂车间还在采用手工装壳,陈秘书长热心地推荐黑龙江迪尔药机生产的大蜜丸扣壳机及联动线,生产效率较人工提升20倍以上,成品率高,技术可靠。潘总听得两眼放光,立即表示将派员参观第58届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CIPM),与相关药机企业接洽谈判。
作为最后一程,考察团还参观了在西贡国际展览中心(SECC)举办的“2019第十九届越南(胡志明市)国际医药、医疗器械展览会(PHARMEDI Expo)”
据介绍,此展览会分为春秋两季,5月在北部河内市举行,9月在越南经济最发达的胡志明市举行。展会内容包络医药与医疗的全行业产品,既有各类原料药、成品药、保健品,又涵盖医疗产品、分析仪器、制药设备、实验室设备、生化领域的试剂仪器设备等。
蓝天白云下的国际展览中心非常漂亮,登记、入场俨然有序,待进得展馆,大伙发现展会规模比预期的小了很多。如此繁多的产品类别,容纳在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一个展馆里,展商搭建的特装展台很少,大部分展位都比较迷你;展位布局分区自然显得屈促,难以看出头绪;我们来展会是开展后的第二天,但参观者似乎稀稀落落,远处按摩椅的展区,不少越南大妈坐在椅子上愉快的体验着…
对比中国国内的制药机械展、医疗器械展、药交会、分析仪器展等专业展会,无论展商规模与参观人数,越南PHARMEDI展会都无法比拟。但这是唯一由越南国家卫生部主办的国际性医药、医疗专业展,所以还是吸引了来自25个国家及地区展商,参展约600个展位。我们在展馆里看到了不少熟悉的中国药机企业,几乎都是协会会员,有东富龙、翰林精工、北京龙立、朗脉、协多利等,撑起了制药设备展区。陈秘书长率团一一拜访了中国参展商并表达了慰问之意,与大家一起探讨在越南寻找代理商和开发新客户之道。
对比之下,即将在重庆举行的第58届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CIPM),展会面积18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达到了1200家,制药机械产品系列丰富,装备产业链完整,质量水平持续上升,彰显了中国作为制药装备制造大国的地位。药机协会与越南PHARMEDI展览会还有深度合作空间,一方面,药机协会可借PHARMEDI展会宣传CIPM,推动更多越南制药公司来中国CIPM观展;另一方面,药机协会也可组织协会会员组团到PHARMEDI参展,获得更高性价比的展位资源,引进来推出去,实现合作多赢。
“一带一路”通向哪里,药机协会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继俄罗斯、泰国之后,越南考察之行也划上圆满的句号。
越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显著的地缘优势。越南是东南亚国家中唯一与中国海陆相连的国家, 陆上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 共同边境线长达1450公里;海上在北部湾及湾口外与中国广西、海南存在重叠海域, 是中国西南出海通道的必经之地。“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的和平、合作、发展、共赢、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与越南的“两廊一圈”国家发展战略有诸多契合之处, 并逐渐渗透到双方合作的方方面面,中越全方位合作逐渐走向深入。在医疗领域,2017年1月, 越共总书记阮富仲访华期间, 中越双方签订了《关于合作开展越南公共医疗卫生领域专项援助谅解备忘录》《中国红十字会与越南红十字会合作备忘录》。
越南的医药市场还在早期发展阶段,因为需求过大,越南政府将其作为重点领域支持,所以增长空间很大。现在越南本土的医药资源不足,发展缓慢,国内自主研发的药物中有一半是集中在退烧药、止疼药、维生素这些品种中。西医药品主要依靠进口,其中印度和法国为越南西药主要进口市场;越南制药公司所需的原料药99%依赖于进口,中国是最大的API进口市场。
在此行考察中我们看到,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制药装备企业对于越南市场的开发还是颇有建树的,已经有相当的市场占有率。当前,越南本土制药公司不断上马新、改、扩建项目,更有保健品也必须通过GMP的政策红利,与中国过去20年两轮GMP认证推动制药装备产业爆发式增长一样,中国制药装备企业应积极做好准备,抓住越南制药装备行业升级换代的新商机。
中国成为越南的最大贸易国,主要集中在初级工业品和日常消费品方面,但是越南消费者对中国产品质量评价不是很高。以摩托车市场为例,力帆摩托在20年前风靡一时,占据了越南摩托车的主要市场份额。随后中国各个摩托车厂家大量进入越南,国内摩托车价格大战在越南上演,价格越压越低,质量也出现下滑。现在越南的摩托车保有量约9000万台,中国品牌摩托车占有的市场已不到1%,日本品牌已经全面占领越南市场。
越南医药市场的强劲增长吸引了不少国际领先制药公司,近年来赛诺菲、葛兰素史克、日本Nipro制药公司等陆续在越投资,与越南本土药企建设合资制药工厂,带动了越南制药产业的整体进步。正如我们在富燕制药公司访问得到的反馈一样,中国制药装备企业必须以摩托车滑铁卢为鉴,自律自强,坚决跳出低价低质的陷阱,在软硬件均衡、文件体系上下功夫,以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为通行证,树立高品质、高科技形象,中国品牌药机才能长久立足越南市场。
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谨以服务为己任,紧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搭台引路、摇旗呐喊,助力中国制药装备企业,尤其是坚持“专/精/强”发展理念的中小企业,走向世界!
版权所有 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使用
Copyright © 2016 CAP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37180号-2